大冶资讯网

小渔村的文旅融合路

2023-08-03 21:16:08 来源:赣南日报

“暑假有时间就想带着父母和孩子出来走走。这里环境优美,有山有水,渔家文化浓郁,村民热情好客,一家人来玩最合适不过。”近日,来自珠海的游客刘锦绣说。相较于城市的喧嚣和快节奏的生活,崇义县杰坝乡长潭村的宁静和美丽给她带来不一样的体验。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刚刚过去的7月,长潭村旅游异常火爆,民宿老板和村民忙得不亦乐乎,房前屋后停满了来自周边省份的私家车,游客在此可品尝特色全鱼宴,体验娴静渔家生活,享受极致钓鱼乐趣。

近日,崇义县杰坝乡长潭村旅游异常火爆。

望得见山、看得见水,记得住乡愁、留得住文脉。近年来,长潭村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理念,把村庄规划与产业发展、招商引资与文旅融合相结合,在保护生态环境、提升村落景观、深挖渔家文化、整合渔业资源、串联周边景点等方面持续发力,让原本名不见经传的渔家小村,变成产业兴旺、乡村宜居、村民富裕的文旅新村,绘就了乡村振兴新画卷。

党建引领渔村换新貌

“晚饭后,出来散散步,消消食。”这天刚下完雨,长潭村伍孝宝约上两名邻居,一边沿着健身步道行走,一边聊着家长里短。几年前,这条新建的登山健身步道虽是村民乘船出行的必经之路,但一直是崎岖难行的土路,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脚泥,村民除了必要的出行基本不会来此。而今,这条土路铺设了青砖,装上了护栏,种上了多彩花树,变成了绿意盎然、空气清新的休闲健身好去处。

今年,长潭村整合资金85万元,开展人居环境整治,铺设健身步道280米,新建停车场530平方米,安装路灯26盏,改扩种高产白莲200亩,种植多彩树种4600棵,引来12批次客商前来调研考察。

从一片美到处处美,从一时美到长久美。长潭村坚持党建引领,激发党组织活力,凝聚共治共享合力,做实做细“党建+”文章,将党建与人居环境整治、招商引资工作、产业规划建设、乡村基层治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,走出了一条幸福富裕的渔村蝶变之路。

党组织领着跑,党员带着做,群众跟着富。长潭村先后打造文旅融合发展示范点(长潭渔村)、百亩荷花基地、压花传承艺术研学馆等,实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或低收入人群家门口就业,助推了乡村旅游多点开花。

产业升级渔业唱新曲

以渔会友,相约长潭。日前,在长潭垂钓中心举办了长潭渔村第一届钓鱼大赛,来自各地的72名选手围坐在鱼塘旁,挥竿竞技,尽享渔趣。

开饵投食、抛竿静坐、提竿抄鱼……一个小时不到,74岁钓友钟建国便有不少收获,引得围观游客连连称赞。“山清水秀、空气清新,在这里钓鱼是一种享受。在这里以渔会友,在切磋技术的同时,也认识了很多年轻钓友,提升了自身水平。”钟建国开心地说。

在阳明湖捕鱼节上,渔民喜获丰收。

钓鱼大赛的成功举办,吸引了更多游客来此垂钓和游玩。“第一次来到长潭村是10年前,当时租借村民小船在阳明湖上钓鱼。从那时起,我就喜欢上了这里。”长潭垂钓中心经营者刘家锋说,为解决钓线单一、钓点无人管理、钓鱼乐趣单一等问题,垂钓中心推出快艇路亚、民宿台钓、湖面筏钓、沿湖露营等项目,把长潭渔村打造成集观光垂钓、餐饮住宿、露营康养于一体的场所。今年以来,长潭垂钓中心共吸引60余个团体,5000余人来此垂钓和游玩。

以点带面,串点成线,成片发展。近年来,长潭村紧紧围绕阳明湖山水做文章,以渔业产业为支柱,以长潭渔村为阵地,以钓鱼运动为基点,建设“专业路亚+休闲垂钓”基地、阳明湖畔露营基地、乡村健身游步道等项目,同时,串联思顺溯溪溪钓、上堡漂流、金坑温泉等体育运动项目,实现环阳明湖文旅产业点线面一体化发展。

文旅融合渔民笑开颜

“家乡建设得越来越有特色,越来越漂亮,外地游客来了很多。在家都能做生意,还能照顾家人,谁还拼命地往外跑呢?”长潭村村民刘鸿儒说,家乡成为游客纷至沓来的乡村旅游打卡地,他萌生了回乡创业的想法,在村“两委”的帮扶下,做起了以渔文化为主题的民宿,主打餐饮和住宿生意。

长潭村生态优渥、资源丰富,但此前并没有得到开发利用,青壮年才纷纷外出务工,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乡村。近年来,长潭村立足渔家文化、生态风光、客家民俗等资源,将资源优势转化成发展优势,吸引了越来越多像刘鸿儒这样的村民回乡创业就业。

赣南树木园风景美不胜收。

据介绍,为推进文旅融合发展,实现村民增收致富,长潭村串联垂钓中心、特色民宿、竹林步道、望湖平台等景点,打造以渔文化为主题的山水风情旅游线路;串联瓦窑潭革命烈士纪念塔、邓子恢旧居、压花传承艺术研学馆等景点,构建文旅研学品牌体系;串联长潭百亩荷花基地、稻香丰年基地、赣南树木园森林王国等景点,构建农旅融合旅游线路。(钟水旺吴平文/图)

[责任编辑: 高忠媛]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